首页 > 职业资格考试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李某因为受贿罪,被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被告人提起上诉,第二审人民法院改判有期徒刑2年。随后,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起抗诉,按照法律规定,下列哪种表述是错误的?()

A.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应当进行审查以决定是否重新审理

B.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重新审理

C.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可以指定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D.应当在作出提审、再审决定之日起3个月之内审结,需要延长期限的,不得超过6个月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李某因为受贿罪,被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被告人提起…”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国家工作人员曹某被人民法院以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8年,以受贿罪判处5年,合并执行刑期共12年。后经
申诉再审,其贪污罪改判5年,其受贿罪不成立。如其原12年刑期已全部执行完毕,则国家应如何处理?

A.不负任何赔偿责任,因为曹某并非无罪

B.对其被多执行的4年承担赔偿责任(12年减去原判贪污罪8年)

C.对其受贿罪的5年承担赔偿责任

D.对其被多执行的7年承担赔偿责任(12年减去改判贪污罪5年)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缓刑:指人民法院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改表现,认为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暂不收监执行刑罚,而规定一定的考验期,在考验期内,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犯新罪,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缓刑的是()

A.因张某畏罪潜逃,原来两年前要判的徒刑,直到今天才得以执行

B.王某因受贿罪被判处*刑,缓期二年执行

C.赵某因流氓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但由于其严重的肝脏疾病,人民法院给予监外执行

D.李某因重大责任事故酿成仓库失火,被判处两年有期徒刑,但其有悔改表现,暂不到监狱服刑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李某因犯故意杀人罪被某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判决后,李某没有上诉,检察机关也没有抗诉。省高级人民法院在复核该案时认为,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但量刑不当,因为李某杀人后先奸尸又碎尸,情节恶劣,应当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省高级人民法院应当如何处理该案?

A.裁定撤销原判,直接改判李某死刑立即执行

B.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市中级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C.裁定撤销原判,由省高级人民法院进行第一审,依法判处李某死刑立即执行

D.裁定维持一审判决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某县人民法院审理一起刑事自诉案件,宣判认定了被告人张某故意伤害李某的犯罪行为,并判处张某6个月的拘役和赔偿李某2000元的处罚。法院宣判后,自诉人李某不服,认为县人民法院对张某的判罚过轻,于是在上诉期限内向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该案后,依法对双方进行调解,但是双方在某些问题上未能达成一致,致使调解失败。但是在人民法院决定要对该案进行开庭审理的前一天,双方经过努力达成和解,则应如何正确处理本案?()

A.应当制作和解书,并撤销第一审判决

B.应当制作和解书,第一审判决视为自动撤销

C.裁定准许撤回自诉,第一审撇视为自动撤销

D.裁定准许撤回自诉,并撤销第一审判决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李某因盗窃被判处管制,因为管制刑本身适用罪行较轻的犯罪分子,所以对李某可以适用缓刑。()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教师王某因为醉驾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王某()

A.撤销教师资格

B.保留教师资格

C.永远丧失教师资格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某案件,被告人李某, 14周岁,因故意杀人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 10年,对本案件的判决应当由下列哪个机关执行?()

A.监狱

B. 看守所

C. 拘役所

D. 未成年犯管教所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幼儿教师李某猥亵儿童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李某()。

A.将终生不能从事教师职业

B.五年内不得从事教师职业

C.缓刑期内可继续从事教师职业

D.可在私立幼儿园从事教师职业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对下列哪些犯罪人不得适用缓刑()
A.张某受贿12万元后,主动向司法机关自首B.王某2005年4月因为犯盗窃罪被判处2年有期徒刑,2007年5月刑满释放。2010年12月因为犯交通肇事罪被依法判处2年有期徒刑C.李某2010年7月因为犯寻衅滋事罪被判处2年有期徒刑,2012年7月刑满释放;2015年3月又因为犯聚众斗殴罪被依法判处2年有期徒刑D.赵某向他人贩卖海洛因20克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李某因醉驾被人民法院判处拘役;赵某因开车不慎撞坏余某房屋遭起诉,人民法院判其恢复房屋原状。李某和赵某的行为分别是()

A.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B.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D.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