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业资格考试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齐桓公伐山戎,其道过燕,燕君送之出境。桓公问管仲曰:“诸侯相送,固出境乎”管仲曰:“非天子不出境。”桓公曰:“然则燕君畏而失礼也。寡人不可使燕君失礼。”乃割燕君所至之地以与之。诸侯闻之皆朝于齐。《诗》曰:“静恭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3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道过燕 道:道路

B.固出境乎 固:原本,本来

C.诸侯闻之皆朝于齐 朝:朝拜

D.好是正直 好:喜好

答案
收藏

A、其道过燕 道:道路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齐桓公伐山戎,其道过燕,燕君送之出境。桓公问管仲曰:“诸侯相…”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管仲曰:非天子不出境。译文:管仲说:不是送天子不出国境

B.桓公曰:然则燕君畏而失礼也。译文:桓公说:如此,那么燕君是因为胆小而违背礼节了

C.乃割燕君所至之地以与之。译文:于是把燕君(出境后)所到的地方割给燕君

D.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此段中讲齐桓公多次召集各诸侯国的盟会,不用武力,都是谁的力量?()。

A.齐桓公

B.公子纠

C.召忽

D.管仲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何以为天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君人之无良者,民则相怨于一方,民怨其上不遂亡者,未之有也。” 对下列语句中红色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者何贵贵:尊重

B.百姓与之则安 与:跟着

C.辅之则强 辅:辅佐、辅助

D.民怨其上不遂亡 遂:终究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翻譯下列古文:(一)管仲有病,桓公問之曰:“仲父之病病矣,可不諱云,至於大病,則寡人惡乎屬國而可?

翻譯下列古文:

(一)管仲有病,桓公問之曰:“仲父之病病矣,可不諱云,至於大病,則寡人惡乎屬國而可?”管仲對曰:“公誰欲與?”公曰:“鮑叔牙。”曰:“不可。其爲人,絜廉善士也,其於不己若者不比之;又一聞人之過,終身不忘。使之治國,上且鉤乎君,下且逆乎民。其得罪於君也,將弗久矣。”公曰:“然则孰可?”對曰:“勿已,則隰朋可。其爲人也,上忘而下畔,愧不若黄帝而哀不己若者。以德分人謂之聖,以財分人謂之賢。以賢臨人,未有得人者也;以賢下人,未有不得人者也。其於國有不聞也,其於家有不見也。勿已,則隰朋可。”(《莊子·徐無鬼》)

(二)宋人有曹商者,爲宋王使秦。其往也,得車數乘;王說之,益車百乘。反於宋,见莊子日:“夫處窮閭阨巷,困窘織屨,槁項黄馘者,商之所短也;一悟萬乘之主,而從車百乘者,商之所長也。”莊子曰:“秦王有病召醫,破癰潰痤者得車一乘,舐痔者得車五乘,所治愈下,得車愈多。子豈治其痔邪?何得車之多也?子行矣!”(《莊子·列禦寇》)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公元前656年,周惠王欲废太子郑而立王子带。管仲对齐桓公说:“今应具表周王,言诸侯愿见太子,请太子出会诸侯。太子郑一出,他与诸侯之间的君臣关系已定,王虽欲废立,也难行其事。”齐桓公从之。惠王不乐,但因齐国强大,只得许诺。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齐桓公恪守宗法分封制

B.诸侯僭越天子之礼

C.周王失去共主地位

D.礼乐制度荡然无存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乙】兽有猱,小而善缘,利爪。虎首痒,辄使猱爬搔之不休,成穴,虎殊快,不觉也。猱徐取

A.①春往冬反,迷惑失道 􀀋②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B.①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 乎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C.①辄使猱爬搔之不休 􀀋②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D.①兽有猱,小而善缘 􀀋②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下列句子不属于宾语前置句的是()

A.姜氏何厭之有

B.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

C.桓公问管仲曰:“治国最奚患&rdquo

D.莫之夭阏者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下列句子不属于宾语前置句的是:()

A.姜氏何厭之有?

B.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

C.桓公问管仲曰:“治国最奚患?”

D.莫之夭阏者。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孔子认为管仲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维持了秩序和周天子的尊严。孟子认为管仲不行仁政,最终未能统一天下。荀子更为直接地指出“管仲之为人,力功不力义,力知不力仁,野人也,不可为天子大夫”。这反映了()

A.儒家道义观的发展

B.百家思想趋向融合

C.新的社会秩序已建立

D.华夏一体观念的形成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