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脂多糖不正确的是()
A.是G−细菌外膜的主要成分
B.由类脂质A、核心多糖、O特异多糖构成
C.核心多糖较O特异多糖特异性强
D.类脂质A是内毒素的毒性中心
E.G+细菌无此成分

C、核心多糖较O特异多糖特异性强

A.是G−细菌外膜的主要成分
B.由类脂质A、核心多糖、O特异多糖构成
C.核心多糖较O特异多糖特异性强
D.类脂质A是内毒素的毒性中心
E.G+细菌无此成分
C、核心多糖较O特异多糖特异性强
A.热原质也称致热原,产生热原质的细菌大多是革兰阴性菌,即为其细胞壁中的脂多糖,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
B.外毒素由G
C.内毒素为G
D.卵磷脂酶、透明质酸酶是细菌合成的侵袭性酶,能损伤机体组织、促使细菌在机体内生存和扩散
E.抗生素只能由放线菌和真菌产生,细菌不能产生抗生素
关于细菌内毒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由革兰阴性菌裂解产生
B.化学成分为脂多糖
C.毒性较弱且无特异性
D.耐热,160℃,2~4小时才被破坏
E.抗原性强,经甲醛处理可制成类毒素
A.抗原性强,经甲醛处理可制成类毒素
B.化学成分为脂多糖
C.毒性较弱且无特异性
D.耐热,160℃,2~4小时才被破坏
E.由革兰阴性菌裂解产生
A.仅来源于Cˉ菌,G+菌不产生内毒素
B.为细菌细胞壁脂多糖成分,在细菌裂解时释放
C.性质稳定,耐热160℃,2~4小时才被破坏
D.毒性较弱且呈多样化,如发热、休克、DIC等,鲎血试验阳性
E.抗原性强,经甲醛处理脱毒可制备类毒素疫苗
A.由细菌脂多糖及凝聚的IgG4.IgA所激活
B.P因子参与作用
C.3转化酶是C3bnBb
D.可通过C3b的正反馈途径产生更多的C3b
E.在感染早期发挥作用